2013-12-03 11:21:15
近年来,黄陂区人民医院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完善和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一、加强内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该院1998年根据《审计法》和《湖北省卫生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设立了审计科,配备2名具有专业审计知识与技能的专职审计人员,由院长直接主管全院的内审工作,每年都由院委会提出当年得内部审计工作的项目计划,年终进行绩效工作考核。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规范审计工作,该院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黄陂区人民医院审计科工作制度》。依法、依规明确了内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同时还制定了《黄陂区人民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共十条二十七项。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工作任务,重点审计监督的事项,以及审计工作规程。具体包括:对财务计划的执行和预算、决算编制情况的审计;对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对医院资产的管理情况的审计;对科室负责人离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有效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承包或者租赁期间的合同及经营活动、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对基建投资的使用、管理及竣工决算的审计;对重要经济合同或契约签定的可行性、合法性、效益及执行情况的审计;办理院长交办和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等。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依法、依规持久开展。
三、扎实开展工作,扮好“三个角色”。几年来,该院内审机构坚持扮好监督者、服务者、管理者“三个角色”,内审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有效促进了该院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一)是积极开展日常内部审计工作,扮好“监督者”。审计科把医院财务计划的执行和预决算编制情况、科室绩效收支情况、医院资产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作为监督的重点,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步骤进行全面审计、审核,向院长提交审计报告。2011年以来,共完成计划审计项目19个。同时,每季度对院内收费合理性进行常规审核。每月抽查各科室病历3份,每季度抽查病历50份,形成书面内审报告,报院领导批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20余条。为院领导全面掌握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制度执行情况、各个工作环节组织管理情况,提供了真实、科学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依据。
(二)是参与全院重点事项的审计工作,扮好“服务者”。积极主动开展对本院基建维修工程、大型设备购置等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与审核,以保障各项投资的正确性、有效性、合法性。2011年至2013年,审计科参与审核、审查验收大型基建维修项目43次,审核资金总额达581万元;参与大型设备引进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全程审计监督39台套件,购置资金达2617万元。医院基建维修、设备投资的重大事项通过审计科的参与,使各项投资程序更加规范,投资决策更加合理,投资效益更加明显。
(三)是积极探索和开展医院效益审计,扮好“管理者”。医院审计科在做好日常内部审计、审查工作的前提下,还积极探索开展了一些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审计和一些运行业绩变化不大科室的绩效审计分析评价,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科室工作方式方法的调整,为优化科室资源配置,挖掘科室工作潜力,促进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对64排螺旋CT的直接材料成本进行审核。报告从造影剂的使用量、设备折旧配件维修、水电费的增长、物业管理的支出等方面对设备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和改进报告提供给财务科、放射科,以提高该科室的绩效。此外,审计科还对不常用设备利用率、各科室床位周转率、医疗药品收入计划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内部审核,都取得很好的成果,改善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张宏斌)
一、加强内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该院1998年根据《审计法》和《湖北省卫生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设立了审计科,配备2名具有专业审计知识与技能的专职审计人员,由院长直接主管全院的内审工作,每年都由院委会提出当年得内部审计工作的项目计划,年终进行绩效工作考核。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规范审计工作,该院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黄陂区人民医院审计科工作制度》。依法、依规明确了内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同时还制定了《黄陂区人民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共十条二十七项。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工作任务,重点审计监督的事项,以及审计工作规程。具体包括:对财务计划的执行和预算、决算编制情况的审计;对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对医院资产的管理情况的审计;对科室负责人离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有效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承包或者租赁期间的合同及经营活动、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对基建投资的使用、管理及竣工决算的审计;对重要经济合同或契约签定的可行性、合法性、效益及执行情况的审计;办理院长交办和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等。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依法、依规持久开展。
三、扎实开展工作,扮好“三个角色”。几年来,该院内审机构坚持扮好监督者、服务者、管理者“三个角色”,内审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有效促进了该院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一)是积极开展日常内部审计工作,扮好“监督者”。审计科把医院财务计划的执行和预决算编制情况、科室绩效收支情况、医院资产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作为监督的重点,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步骤进行全面审计、审核,向院长提交审计报告。2011年以来,共完成计划审计项目19个。同时,每季度对院内收费合理性进行常规审核。每月抽查各科室病历3份,每季度抽查病历50份,形成书面内审报告,报院领导批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20余条。为院领导全面掌握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制度执行情况、各个工作环节组织管理情况,提供了真实、科学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依据。
(二)是参与全院重点事项的审计工作,扮好“服务者”。积极主动开展对本院基建维修工程、大型设备购置等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与审核,以保障各项投资的正确性、有效性、合法性。2011年至2013年,审计科参与审核、审查验收大型基建维修项目43次,审核资金总额达581万元;参与大型设备引进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全程审计监督39台套件,购置资金达2617万元。医院基建维修、设备投资的重大事项通过审计科的参与,使各项投资程序更加规范,投资决策更加合理,投资效益更加明显。
(三)是积极探索和开展医院效益审计,扮好“管理者”。医院审计科在做好日常内部审计、审查工作的前提下,还积极探索开展了一些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审计和一些运行业绩变化不大科室的绩效审计分析评价,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科室工作方式方法的调整,为优化科室资源配置,挖掘科室工作潜力,促进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对64排螺旋CT的直接材料成本进行审核。报告从造影剂的使用量、设备折旧配件维修、水电费的增长、物业管理的支出等方面对设备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和改进报告提供给财务科、放射科,以提高该科室的绩效。此外,审计科还对不常用设备利用率、各科室床位周转率、医疗药品收入计划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内部审核,都取得很好的成果,改善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张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