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17:34:43
内容摘要:按照审计的程序来说,在开展各项经济业务审计之前,首先要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因为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是决定审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的重要依据。内控制度是以财务会计为控制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的审计也是如此,如果被审计医院具有健全的内控制度,那么审计的范围就可以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因此,我们认为:健全和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对于改善医院经营管理与风险防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深化医院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医疗结构改革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正在向纵深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控制和行政干预逐步减少,使之逐步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约束)、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在整个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经济责任更大,也要承担更多医疗市场的变化需要和医疗市场的竞争需要,就势必要求提高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机能,增强控制意识。因此,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健全医疗机构的管理与风险防范机制,是全面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和完善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医疗机构内控审计
医疗机构内控审计是为了保护医疗机构内部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及其它经济资料的正确可靠,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制订制度、规定、办法等的贯彻执行,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性,使之形成一个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
案例1:某医疗机构银行存款内控制度缺失案
某医疗机构出纳员把外单位从银行汇入本单位的进修费不入账,同时签发一张现金支票,送银行并提取现金贪污。从以上案例来看:(1)支票和银行印鉴没有做到两人分管。(2)对出纳员没有稽核制度。(3)没有做到与银行按月逐笔对账制度。案例中出纳员贪污行为是在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时发现的。出纳员贪污金额较大,对本单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罪犯抓获以后被判处十几年有期徒刑。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1.不能由出纳员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全过程。
2.支票和银行印鉴有两人分管。
3.对出纳员所经手的收支业务必须建立稽核制度。
4.库存现金日清月结,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核查。
5.每月由出纳员和编制收付款凭证以外的会计人员核对银行存款账户。
6.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二、严格医疗机构内控审计在单位管理与风险防范中的作用表现
新形势下,加强内控审计,健全和完善医疗机构内控制度,有效地使内控审计在单位管理与风险防范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可以有效地监督医疗机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医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经济政策、财经法纪、财务制度等。
2.可以维护医疗机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浪费和损失。
3.确保会计记录、业务记录、统计资料等经济信息的正确和可靠,使预测、计划和决策等有可靠的保证。
4.能促进医疗机构各职能部门或有关人员增强责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推委扯皮等问题。
5.有利于医疗机构的领导,对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指挥。
案例2:某医疗机构对外投资资金流失案
某医疗机构大额资金出借一个人说了算。本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对市场信息预测不透,为了开发资源与某贸易公司合作,借给该公司300万元。后来该公司经营不善,宣布破产。经过催讨追回部分资金,最后医疗机构账面坏账250万元。从以上案例来看:(1)对单位领导权力约束较弱,财务人员被动理财;(2)单位资金管理、大额资金往来、审批手续等缺少集体决策制。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1.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2.不能由一个人办理外投资业务的全过程。
3.先立项后评估,经领导集体决策,按规定报上级批准。
4.加强对外投资会计核算核对控制,进行追踪管
5.加强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和核销等处置控制。
三、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依法实施内控审计工作,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
内控审计工作有一套严格、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步骤,不能按主管臆断去随意操作和评价。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制订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前工作准备,实施审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实施内控制度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中应通过对内控制度的评价,调整对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的认定,增加对控制薄弱环节的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1.内部审计可以规范医院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如果医院经营范围不规范,以营利为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有违法经营行为,内审人员有责任指出,并予以制止。
2.内审人员可以预防医院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决策是医院重大的经济活动,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基建维修都需要投资。内审人员应根据对方资质及有关证件,依法先行认证,然后进行投资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防范医院投资决策所造成的失误,把好医院经济管理关。
3.内审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医院的会计核算要遵守《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依照财经法规办事。通过内审,可以查清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政纪律,是否真正用于发展事业,是否乘改革之机钻管理上的空子,以此杜绝多种违法行为,维护财经纪律。
4.内审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医院在经营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可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3:某医疗机构物资管理内控制度失控案
某医疗机构后勤部管理员在采购物资过程中收受某供货单位支付几万元“酬谢金”,造成所进的物资“质次价高”,对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来采用内查外调相结合的方法追踪审查,弄清事实真相。该管理员被判处缓刑。从以上案例来看:(1)没有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2)物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1.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2.不能由一个人办理物资管理业务的全过程。
3.建立采购论证制度和物资管理业务流程。
4.加强采购控制和验收控制。
5.建立物资管理处置制度和清查盘点制度。
四、监督风险防范措施是否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
1.风险来源于社会经济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通常将风险理解为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若不能对风险有效防范,将面临风险事件的发生和风险损失的产生。
2.风险防范就是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估测、评价、准确把握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
3.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
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单位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
案例4:某医疗机构所属企业经济责任案
在对所属企业法人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企业法人在经营期限内私自借给某公司款50万元和对外长期投资30万元。经调查,该公司已歇业。后经有关部门积极努力催讨,该公司以物品作抵债和追回5万元,未收回长期投资款25万元。由于对企业法人权力失去制约,所以造成管理混乱,使企业严重亏损。经济责任审计以后,所属企业法人被免职。从以上案例来看:(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2)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1.建立有责任、有约束、有竞争的运行机制。
2.严禁个人自行决定对外投资。
3.强化财务监督,聘请中介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对所属企业进行评价。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作为一个为大众服务的“窗口”行业,在激励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必须有一个能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后盾。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要加强内控审计,有利于堵塞资金资产管理中的漏洞,纠正违法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资金合规有效使用。市场经济不可能没有风险,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可以从降低、防范风险的角度揭示风险所在,当好医院领导参谋,加强风险控制。加强内控审计,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内控审计,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改善医院经营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堵塞管理漏洞,寻求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