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17:36:24
一、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其作用
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由本单位的内部审计 ,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依照国家的政策、法令和财经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独立地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评价和见证,以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认识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保证卫生改革的稳步、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在卫生改革的过程中,由于配套措施尚有一些没相应跟上,影响了医疗卫生单位的社会效益,从而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保证卫生事业财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保证卫生改革稳步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做好了,不但加强了医疗卫生单位的宏观管理,完善了自我约束机制,而且能使卫生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的经济管理,促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我们医疗卫生单位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通过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卫生经济活动进行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就可以强化和改善经济管理,提高卫生经济效益。例如,我院审计科2008年对院内部分购买的设备进行跟踪审计,通过采集数字、评估、计算,对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保证了资金投入的方向正确、安排合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卫生事业的刀刃上。
(三)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有利于为单位领导决策起参谋和助手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驶审计监督权,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的经济监督机构,不参与具体业务管理工作,地位超脱。它的任务是通过依法审计,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单位领导,并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卫生事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的现状,如果对于风险控制掌握的不到位,就会影响医院经营的风险较多,如医疗策略所形成的风险,行使医疗手段所形成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环境与法律风险等。而面对如此多的风险,医疗单位却缺乏相应的控制,例如,不根据上月的销售情况和本月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编制采购计划,极易造成大量药品物资积压,过期的浪费。
由于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各种风险因素表现为风险征兆,如不及时控制其变化趋势,将给医院带来巨大损失。利用内部审计手段,强化风险管理,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转化风险因素,争取有利成果,显得十分必要。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
第一,内部审计以推进医院规范化运作和管理,优化内控环境,熟悉医院内部管理过程、熟悉医院管理特点和缺陷,更能针对实际检查内控系统是否有效贯彻,及时提出抵御风险的建议,已达到有效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第二,内部审计是一个持续的内部监督服务过程。
第三,内部审计通过内控制度的评价,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符合市场化经营管理的需要。内审职责是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促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程序,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风险,报告分析预测结果,提请管理层关注风险、科学决策,完善管理、提高效率,消除风险负面影响,利用风险机会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熟悉经营管理过程和内控程序,有效识别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是熟悉医院工作流程和管理过程,因而具备有效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因素的优势。
(二)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优选审计项目
审计计划和项目选择,应以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优先顺序。只要存在风险,不管其表现为实际偏离计划、资产的潜在损失还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应列为审计重点。
(三)重点是进行管理过程的内控审计
内部审计应帮助管理层有效识别风险因素,相应调整经营策略和强化内部控制程序,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内部控制是保证医院达到目标的有效的控制系统和必要手段,其总体设计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价、信息交流。
内部审计要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合理性、执行情况和控制效果,特别关注高风险领域和内控不健全区域的潜在威胁。发现、剖析、纠正管理缺陷,通过持续监督与评价,达到控制目的,确保目标与预算如期完成。例如:我院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中对财务收支、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抽查;我们对物资科、设备科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物资、设备进行了抽查、提问、盘点,查看了工作流程。物资科、设备科严格执行了计划申请—审批—采购—验收—使用—保管—出库—维修—保养—报废—核算等制度,人员分工明确,手续齐全,财务科存有设备科固定资产总账,控制固定资产总额,设备科有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卡,记录财产增减情况,每月与财务科增减金额核对,使用科室登记卡、实物定期与设备科明细帐卡核对,做到卡、账、物相符,对经核实审批报废后的设备残值收入附明细清单一同上交财务科入账。
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中,医疗单位应选定关键控制点的区域和部位,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体系,进而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单位内部所有活动,合理设置职责和权限,并确定不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对单位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各责任中心及个人的目标进行跟踪考核,并予以奖励或处罚,从而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以业务为主线建立递进式事前监控体系。在单位经营一线,建立以“防”为主线的全过程的监控防线;在财务部门常规性核算基础上,对各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
目前,单位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的作用应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应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单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单位的预算、设备购置计划、资金使用、投资计划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以便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单位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控制制度,是保证医院经济高效运转的前提,医院内部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实现医院内部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建立和健全医院的各部门、各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卫生单位各部门应肯定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价值并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