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1:17:55
【论文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医院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逐渐成为评价其在任职期内履行责任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审计结果更是正确评价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本文期望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梳理和分析影响医院审计监督工作的相关因素,结合理论和实际,提出相应建议,从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从严从实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上的作用,为医院更好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监督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监督形式,是落实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领导干部审计监督面临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领导干部腐败案件频发,一方面是由于领导干部本身没有很好履行自身职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外部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医院如何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发挥对医院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促进作用,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经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专家讨论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医院中发挥的作用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推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举措
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医院审计部门通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有力推进形成良好的权力制约机制;另一方面,腐败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促进领导干部在所任职部门有的放矢查找管理疏漏,建章立制。
(二)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医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有重要作用。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不断加强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以增强自我约束力,也有助于医院从多角度了解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干部履职情况,为组织部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审计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事实上也就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改变了“新官不理旧帐,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状况,有利于工作的交接。
二、影响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的因素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有着行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根据调查,医院审计部门建制大多比审计对象所在部门建制低一级,有的还受行政和党委双线领导,需多头汇报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同时,作为医院的内设管理机构,审计部门的员工与审计对象以及审计对象所在部门员工都是同事关系,审计工作执行过程中易受到各种远近亲疏、人情世故的影响,加上部分医院的审计部门不受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
(二)审计人员专业性有待提升
公立医院的特点是组织机构繁杂、经济活动涉及范围较广,这些都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审计人员不仅要对审计对象所属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还要审计领导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经济决策、贯彻国家法规、廉政建设等方面内容。若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很难正确的进行。
(三)内审制度尚不健全,部分审计项目时效性滞后
当前,虽然很多医院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在内审机构设置、内审程序运作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同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照要求均应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这种做法使审计结果滞后,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应用。
(四)审计方法仍有局限性
除院级领导外,目前医院领导干部大都采用内审方法,但随着医院内部审计任务的日益加重、审计力量显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同时,内审部门在审计方法上也存一些不足,在没有标准审计评价办法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大多从审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入手,但财务信息不足以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决策、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等情况,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另外,如涉及到重大外部事项或与外部单位关联事项,内审人员很难像专业审计机构那样采取内查外调的强制手段,对于内审取证、审计深度及审计问题的提出和评判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审计评价的正确性有待提高
由于对医疗行业缺乏统一、科学的责任管理标准,更没有建立明确的经济责任的考核评价体系,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因对经济责任审计理解的不同,会导致执行中发生一些与职能存在出入的情况,这使审计人员很难对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正确评价。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重财务数据,忽视定性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审计效果。
(六)审计结果的落实性不强
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法制观念,防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其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对审计结果的重视和利用。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大多在完成审计报告后,与本人沟通认同后,才上交组织部门,结果只对本人和委托的组织部门负责,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论疏于落实,不注重实效。
三、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
经济责任审计之所以能客观公正的进行是因为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遵守审计回避制度,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建议从领导体制上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审计业务工作,使得审计的监督、管理、制约职能作用发挥充分。
(二)不断提高医院领导干部认识水平和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医院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包括职业操守、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升。要尽快建立审计人员职业教育长效机制,从职业准人及后续教育方面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审计业务能力的提高补充解决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大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三)建立健全内审制度
要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监督滞后、审计结果难以有效运用以及审计任务相对集中等问题,医院应采取先审后离的审计方式,积极推行任中审计。其次要确保审计工作全覆盖,不仅要进行效益审计、廉政审计,还要依法开展重大决策、执行监督、收人支出等其他审计,并依据审计结果对医院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进行有效性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整改。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制约作用。
(四)改进审计方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除使用审计的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一些特殊方法,如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察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审计疑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行为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访谈,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导者施政情况,全面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的情况。二是不断推广先进的系统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形成合力,有效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联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例如推行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发挥各部门联动性。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借鉴,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五)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对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合法性、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还要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审计评价。医院要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职责明确的经济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审计评价指标,明确各级领导经济管理中的权限和责任。通过责任界定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减少审计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加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六)完善审计反馈机制,增强审计结论的效用性
审计结果的反馈机制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审计结果的质量,审计结果报送制度及反馈制度都包含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回馈机制中。一方面医院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工作结合起来,督促审计对象落实审计意见,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切实整改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二要把经济责任与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奖惩、任免、评优晋级的考评依据,严格执行“先审后用”的原则;三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公示制度结合起来,让医院职工通过关注审计结果,参与到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中来。
(七)推进形成经济责任审计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合力
要将风险点识别和风险点测试以及结果运用在纪检监察及审计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以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客观,使风险防控体系建立的更科学,实施更有效。要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警示、早纠偏。近年来,全国部分医院的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已将工作信息共享,工作内容结合,工作手段互补,初步形成了以审计工作为基础,纪委监察依次递进的纪监审的联动机制,以全面推进廉洁医院建设,推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
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上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医院应通过严格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行为,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相信随着医院审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化、科学化,经济责任审计将更有效地发挥其在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保障医院经济健康运行以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