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0 08:58:56
上海市长宁卫生审计中心 周丝丝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能力中出现的例如:资产未统一管理部门归口导致账实不符、库存物资消耗缺乏有效管控、大型设备运营低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会计理论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及建议,最终得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是能够帮助提升公立医院市场竞争力的结论,以供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院 国有资产 管理能力
公立医院作为国有事业单位以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特点,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面对外部越来越开放的资本运营市场,民营医院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协同办医模式的兴起,已经对公立医院当前的生存现状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同时当前部分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简单、粗放,与公立医院的整体规划部署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笔者对某公立医院进行调研走访,针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通过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以帮助公立医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一、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发展必须立足当下,利用现有资源为基础转变经营模式,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国有资产是作为能够给公立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证公立医院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公立医院必须通过盘活医院现有的国有资产,加强资产的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将提升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才能使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上海某公立医院为代表,将其在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表述如下:
1.资产未统一管理部门归口导致账实不符
公立医院的资产获取渠道具有多样性,除了自行购置以外,还有其他渠道获得资产的可能,如:资产下拨、调拨、捐赠都是公立医院较为常见的资产新增形式。作者调研中发现某公立医院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不够明确、统一,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较高。医院在接收物资的程序上存在明显漏洞,实际操作中资产管理部门未能在第一时间获取验收信息,下拨、调拨、捐赠物资的实际操作是由设备使用科室完成的,在验收完成后也未通知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根据相关程序登记入账,这部分资产就属于失控状态,形成账外资产;同时由于该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日常监督职能的缺失,未进行定期的资产盘点,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医院管理方不能准确了解医院的真实数据,无法在资产方面作出正确决策,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判断。
2.库存物资消耗缺乏有效管控
医院因其医疗业务性质的特殊性,日常医疗耗材品类繁多,大部分医用耗材的特点是单价金额较小、数量庞大,成为部分公立医院资产监管的难题。某公立医院资产内控管理较为松散,科室间信息沟通缺乏透明度,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准确判断每月消耗医用耗材合理性,财务部门以领定耗计入成本;此外,该医院对于各类办公用品的监管也同样缺失,领用随意性较大,存在重复领用现象,高额易耗品的采购领用未执行以旧物换新物方式,科室内囤积物资情况时有发生,各类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浪费现象严重。
3.大型设备运营低效
落后的资产运营管理手段是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短板。该公立医院的资产采购缺乏长期规划性,片面的追求“高大全”,申请采购各种大型医疗设备未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由于医院的发展规划与实际采购资产的不相匹配,导致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造成短期内设备闲置,高昂的价格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的有序发展。同时该医院大型专用设备的使用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存在设备到位后使用科室积极性不高,高值仪器开机率较低的现象;使用科室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缺失,导致设备老化严重造成了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三、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策略建议
针对某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管理建议:
1.通过集权化管理方式确保资产账实相符
国有资产集权化管理是确保公立医院资产安全性、准确性的首要保障。
公立医院通常根据资产性质如:专业设备、管理设备等,分别指定独立的部门对资产进行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制度严格执行保障资产安全。对于新增资产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资产使用科室私自采购、接收物资的现象。对于上级、平级机构调拨的物资以及接收的各类物品捐赠,资产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流程,对新增资产进行验收并确认,在确认物资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后,应通知财务部门及时根据调拨单或捐赠协议以及相关发票和税费确认新增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并行使监督职责。
资产管理部门在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实物管理部门对资产必须定期进行盘点,财务部门作为资产的账务处理部门,两者应保持信息畅通,通力合作。对于盘盈、盘亏数额较大的现象应及时向院部管理层进行汇报,必要时应向财政部门申请备案审批,查找原因,填补资产内控管理中的漏洞;若存在闲置的固定资产,分析其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属于资产质量问题还是与科室运营模式不相符合,及时与相关部门调整运营方案;若出于政策原因产生的资产闲置,如不符合办医条件而关闭某一科室而造成闲置的资产,应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应报废的资产要及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降低医院管理成本,资产管理权限的集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医院资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对医院管理层能够获取可靠的资产信息负责。
2.利用成本预算法加强库存物资管控水平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程序必须是建立在符合公立医院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基础上实现的,笔者认为公立医院耗材的金额较低、品类繁多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对标准成本法、滚动预算法的使用,减少医用耗材的浪费、约束各类办公用品的消耗,能够较好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水平。
公立医院首先应建立医用耗材及办公用品消耗的标准成本模型,以医用耗材为例:统计各科室诊治病患的病种,通过抽取大量样本统计某一病患在治疗期间所需消耗医用材料的成本,或者某一病种每床日平均消耗医用材料的成本,充分考量病患数量、就诊频次、耗材采购成本、合理损耗等因素设置系数,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测算,将测算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耗材的标准成本,医院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打通科室间的信息沟通壁垒,测算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就能够查询到各科室当月病患治疗人次,利用标准成本可对当月科室成本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与实际发生额存在较大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找出相应对策。通过将医用耗材的使用纳入绩效考核,督促科室减少浪费,同时以上数据还能为物资采购部门提供价低质优耗材的采购依据。
在建立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公立医院应将医用耗材耗用以及办公物资列入医院年度预算,根据每年物资的采购、领用水平,编制年度滚动预算,根据科室的撤并、业务的新增对预算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订,逐步将物资消耗水平降至合理区间。对于偏离合理区间的消耗量,分析具体形成的原因,并纳入绩效考核进行相应的考量,能够极大的降低重复领用,提前采购,囤积物资的可能性,由此加强各科室成本节约的思想意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将资产产生的效益放大到最大化,降低资金占用,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3.运用财务动态指标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笔者认为公立医院应从资产配置开始将财务动态指标运用到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以提升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在配置高额医疗设备前就应充分预估病患需求规模,通过需求总量和病患需求差异进行分析,借鉴同级同类医疗机构使用类似设备的相关数据信息,充分考虑外部专家的客观评价,对设备未来有否被替代的可能性作出精准的预判,依据不同的风险系数测算公立医院设备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选择设备品牌、配置型号的决策依据。
考虑到现金流量以及货币的时间价值,选择净现金流量指标计算项目预期收益,帮助医院通过探索租赁、外包、共享等方式新增设备,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因采购不合理造成的闲置、或利用率低的可能性,避免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将公立医院资产效益提升至最大化。
为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升机器使用效率,还应对公立医院大型设备的日常运营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利用投资回报率、人均业务收入等动态指标的运用,将设备日常运营收益及折旧维护费用均纳入绩效考核,引导科室在合理治疗的范围内提升机器使用效率,同时促成设备使用者形成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规范使用器械的意识,减少设备维护频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四、结束语
经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运用集权管理方式、成本预算法以及动态指标法等理论方法解决某公立医院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未统一导致的资产账实不符、库存物资消耗缺乏有效管控以及大型设备运营低效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能力也是能够为提升公立医院市场竞争能力服务的。以上结论可供同行借鉴切磋。除了本文中所提出几种方法以外,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体系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管理层的重视度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能力和效率,帮助公立医院抵御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公立医院和谐、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