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09:13:0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彭栎颖)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内部采购、评审专家库的规范建设和管理,加强院内采购招标环节的科学管控。方法:分析和构建医院内部采购评标各种专家库的建设模式和方法,合理的监督体系和实施专家库信息化管理可行性和办法。结果:初步优化确立院内专家库建立、使用、监督流程,实现院内采购评审的科学、合理及规范化。结论:纪检审计参与医院内部采购专家库的规范建、管,可从内控的角度提高医院内部采购的公平、公正、合理性,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关键词】:专家库、采购评审、审计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党的廉政建设的要求,采购部门的优化运作、采购中心的独立设置,医院各种物资采购的数量、金额越来越多,如何遵守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纪律法规、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货物及服务,依然是医院内部自主采购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1--5]。
目前,医院内部采购一般采用询价、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多种采购方式,而建立一个与之配套的评审专家库及制度规范,保证采购的公开、公正、公平、专业性,是整个采购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纪检审计参与规范医院内部采购、建立专家库及监督专家抽选、评审过程,对预防腐败、促进廉政建设,防控各种风险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医院采购评审存在的问题、专家库的建立优化、审计监控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1、目前医院内部采购评审的状况
目前大多医院内部物资采购评审遴选都未建立专业化的专家库,院内采购的评审小组成员由使用科室、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等指定人员组成,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在采购评审过程中,形成以申请使用科室的意见为主,价格为辅的采购模式,缺乏医疗材料和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专家的广泛意见,采购、财务、纪检审计部门的参与也形同虚设。从审计的内部控制角度而言,这种评审模式非常容易存在廉政风险,由科室主任意见一人说了算的方式导致评审结果不科学、不公允、不公正的可能。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询价、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均应建立相关的专家小组,其中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但在实际内部采购中,评审组的构成多为其他采购或财务人员等非专家占比人数超过规定,并均对采购货物或服务不熟悉,缺乏相关的专业性。
另外,部分医院内部采购没有设置、或者所建立的专家库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充分、专家库的管理也是不规范、不健全。由医院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专家库,未对专家成员的进行分类管理,导致抽取的专家参与评标的项目缺乏合理和针对性的专业性评分。例如,某医院采购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服务,抽取的专家均为临床医生,而他们对服务类的评标标准一无所知,导致采购部门主管的意见成为评审的主要决定意见。这也会导致了此项服务评审的高风险性,存在科室主任个人意见、利益主导评审结果的风险。
医院方面,从事前对专家库的组建、对专家的认定标准、培训教育;从事中的操作程序、评审质量认定;从事后对评审专家的考核和考核评价制度、档案制度、违规违纪的处罚规定等都严重缺失。医院缺乏相关专家和精力去培训采购专家,以及去做考核和考核评价专家等工作;也有部分专家库里的专家数量构成少、不全面,分配到各类采购项目就更显不足了,有的采购项目根本无人,几个专家在那里反复地抽取,专家不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时有发生而受到质疑,“三公原则”受到挑战,导致院内采购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2、建立医院内部采购专家库的必要性及作用
科学规范的专家库建立和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采购评审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规范医院内部采购的流程,也可以有效化解评审过程中设备材料的采购选型问题。可以令专家对所评审的项目深入了解并且评分,加强评审的公允性,也提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建设性的采购方案。优化了医院资源配置,采购更高性价比的货物或服务,使得采购更具有合理性、前瞻性和客观性。
建立完善的专家库,在采购评审中可以使得各类别专家可以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评选货物或服务需求。同时能使得评申过程中的技术评分更具有质量,而不是以往的随意评分。对于不合要求的投标人,或者报价不合理的投标人,评审专家有权投否决票。根据综合评审和比较,评标专家可采取打分或排序的方式评选出中标候选人。
总体而言,评审专家库应该在采购评审的过程中担任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也规范了医院内部自主采购流程,使得院内采购向“公开、公正、公平”的规范管理方向发展。为了医院整体采购管理水平的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提高,也对专家库内评审专家如何选取、培训、动态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医院内部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建立及管理
医院应对评审专家库的建立和管理引起高度重视,并实现从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同时必须建立对专家评申情况进行记录和相应评估手段。传统的专家库建立,采取的是手工管理和EXCEL表格管理,专家入库的条件单一,以职称划线,统计工作效率低,准确性和规范性及专业性均有待改善。因此,医院需要建立更高标准的信息化专家库,达到院内采购评审专家信息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需求[5]。
评审专家是评标工作的主体,优化建立专家库有利于对于评审专家的统一管理并且共享使用,避免多头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建立应当有科学、详细、合理的专家信息及分类体系,必须按专家的专业以及该专家的研究方向及能力进行分类,规避不对口专业的专家参与非相关专业评审的现象。同时专家库的专家准入应当建立专家遴选入库标准及制度,严格把关专家入库的条件。
3.1专家库的建立方式方法
专家库应当以专家类别分类,分为医疗设备及耗材、后勤物资、后勤服务和基建工程。每一个类别下设的专家信息包括专家姓名、科室、专业、职称、联系电话、参与评标的次数等基础信息。并须有专人有计划的对专家库的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5],为此,建议医院内部采购评申专家库的设置和分类参见下图。
图:医院内部采购评标专家库的内容
3.2专家库的运行
专家库专家应当在纪检审计参与下随机抽取,根据采购的类别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由采购的项目的金额决定了应参与评审的专家数量,再根据应抽取专家的数量设置抽取正选专家,备选专家,抽取专家的相关信息等,打印出随机抽取后包含专家信息的名单,并由审计监督人员签名确认。
3.3专家的考核评估
加强对专家库评审专家的评估和分析,对专家评标过程中工作能力、履行职责状况、所参与项目的评估和评价,作为专家工作的考核依据。加强专家库构成的动态分析和管理[4],及时纳入高素质的评审专家,对不适宜继续承担评审工作的评审专家进行实时调整,保持医院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合理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评审专家定期的政策法规学习。对因评审专家因身体状况、业务能力及信誉等原因不能胜任评申工作的,停止其担任评审专家的资格,使其从医院采购专家库中退出。
4、监察审计对专家库的使用、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对从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的监督到对评审专家的评审监督,可以防控医院采购评审事前、事中、事后的多种风险。内部审计事前监督专家库的专家成员是否符合入库要求;事中监督专家库的抽取是否随机抽取、分类抽取等规定,及监督评审过程中专家是否存在违规评审的情况;事后监督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及时更新维护专家库的信息以及对专家的考核评估分析,并建立信息反馈和追踪制度,收集反馈信息,调查了解各方对专家评标工作的意见,听取并收集其对内部采购评审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对于在评审过程出现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内部审计应明确提出问题追责制,并纳入该专家的绩效考核管理中。把握好专家的“入库关”,畅通“出库关”,配套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专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专家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是纪检监察审计工作部门完善医院内部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医院的内部采购政策法规要求高、品种复杂、金额多、风险大,只有不断规范完善医院采购、评审制度及过程,尤其专家库的规范设置运行,才能高效、合理、合规完成医院的各种采购工作,有效防范内部采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医院也通过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改善和更新设备,合理利用医院资源、降低成本,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