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09:45:3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型行业,医院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是其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监督医院内部经营活动,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应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即由过去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相应的,在审计方法上也要由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转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转变。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存在问题 对策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一、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按照相关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实际状况是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分管财务的院领导担任,有的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上述审计机构的设置方法多数不具有独立性,形同虚设,极难履行独立、客观、公正、监督、评价等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大大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2.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3.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
部分医院领导片面认为内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医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医院内部环境稳定,分散员工精力。有的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审计建议和结论不重视,有的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财会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仅具备了会计的知识水平,专业知识面窄,理论知识单一,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采用的多为手工查账,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监督尚未成为医院的内在需要。
一些医院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形同虚设。院领导对内部审计思想认识不到位,还有少数的领导对开展医院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还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院不是生产经营单位.阻碍医院改革发展,甚至会束缚财务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观念上的误区,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2.内审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少数医院由于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没有较为完善的授权分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此外,由于医院的内部审计是经营者领导之下实施的,经营者的某些偏见有可能影响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对医院经营及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3.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还很难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有财会、审计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较少,因而内部审计人员配套只能是低要求,工作也就难以称职;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主观上不愿意将精通业务的人员安排在内部审计岗位上。再加上给予其学习、培训和外出交流的机会不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三、完善与发展医院内部审计的对应策略
1内部审计职能定位避免走两个极端。
1.1片面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认为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其主要工作大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内部审计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对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审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医院发展的根本目标服务。因此,内审的职能必须从传统单纯的监督控制转变为监督控制与评价相结合,并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咨询服务。
1.2相反则过分拔高内部审计,认为内部审计具有鉴证、管理等其他职能,内部审计甚至被赋予对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之责。
内部审计与其它控制活动相比,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内部审计对经营管理活动所实施的监控,是对其它控制活动的再控制,内部审计若参与医院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则直接危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当前,内部审计应在履行监督控制职能的基础上重视内部审计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定医院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如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均不应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途径。
2.1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目前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有些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管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2.2合理利用外部审计的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部门进行审计。即便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部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有时会因内部关系而影响工作进程。特别是被审对象的职位、级别一般都比较高,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往往顾虑过多,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审计目的,委托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目的和内部审计机构提出的具体审计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来实施审计,通过外部审计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的有效互补。既可解决内部审计机构人手不足。任务繁重的矛盾,又可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既可以提高内审工作的能力和独立性,又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审计机构协调平衡好与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3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风险审计它是内部审计师通过测试风险管理的有关方面,对风险程度及管理情况做出鉴别、评价,以实现企业运营目标。风险审计肩负着为战略决策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信息保证的重任,所以要求审计人按照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进行执业,注意控制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风险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风险管理的八个方面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实务公告中描述到: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可见,内部审计师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对于风险的监控应该成为内部审计师的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积极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使他们了解到不同范围内,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并告诉他们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风险的发生。同时,制定有效的审计计划,进行风险分析。将风险水平与重要性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审计师应该努力限制低风险领域的审计程序,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内部审计从影响医院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就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执行是否能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治理和改进措施的可行性提出认定,评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将不同的风险因素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分类,安排不同的审计资源,风险级别越高,分配的审计资源越多。审计主体在审计前制定审计方案时应密切联系医院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决策,确定重点审计领域。通常情况下,审计方案以几个重点审计风险为导向,这样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又充分利用了审计资源。
4合理配备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4.1目前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适当的中肯建议。因此,内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精通财务及审计的人才,还应配备懂医院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加入内审机构,使内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4.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应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改变内部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现状。
4.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通过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才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才能适应和处理不同类型业务及复杂问题,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保障审计职能得以更好发挥,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并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健全。
5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审计工作新兴技术,一方面,新兴技术创建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审计师可以将新兴技术作为审计工具,从而使审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会更迅速的变化,现在的审计师面临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数据规模的扩大,数据处理速度的加快,现代审计师不仅要很快的适应环境,还要同环境共同进步,不这样做就会使效率变低。伴随着信息系统的急剧变化,内部审计的审查对象——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渐趋自动化,在自动化环境下,信息系统横跨许多部门,审计范围不仅包括控制活动,业务环节,还包括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同时,信息技术也对内部审计方法技术带来了巨大影响。传统手工方式被大量借助计算机硬件及审计软件的现代审计所取代,新的审计技术使内部审计能够胜任性质复杂、数量庞大的业务活动。信息技术对审计对象及审计方法两方面的影响是内部审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事业,须有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只有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