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0 10:10:52
基于上海市徐汇区卫生财务监审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摘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践运用—徐汇区卫生财务监审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及功能进行分析,从而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在卫生系统的运用提供了实践载体和工具。
【关键词】信息化 卫生系统 内部审计
引言:当代,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渗透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制度加科技的手段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如雨后春笋。同样,内部审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信息化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质的转变。卫生系统是关系到百姓健康的民生行业,卫生系统的内部审计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制度背景就是2009年的新医改的颁布。新医改要求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针对这样的背景,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利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结合自身行业、工作性质、基础条件等特点,与专业软件公司自主研发了徐汇区卫生财务监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区属卫生系统各单位的远程审计、网络化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和事中审计,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高效性、实时性、准确性,为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各项医改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 新医改背景下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一)新医改对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009年颁布的新医改标志着我国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新医改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要求。新医改还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从而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一切表明新医改明确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加强监管,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随着现代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大,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对组织起到防护性作用,而且建设性作用、促进改善管理和控制的作用逐渐凸显。卫生系统是一个特殊行业,管理性质较一般事业单位要复杂,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医改背景下,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实现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大转变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化带来了内部审计全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
1、内部审计信息化使内部审计方式发生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2、内部审计信息化使内部审计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主要体现为信息化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手工工作量,降低了审计成本。信息化不仅带来无纸化,更重要的是实现财务和内审的无缝对接,节约时空成本。
3、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对监督能力的提升。信息化为内审人员提供了自动的分析功能和系统,分析手段更加科学,提取数据更加便捷,这无疑大大提升了监督能力。
(三)新医改下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信息化渗透到了卫生系统尤其是公立医院的方方面面,HIS、LIS系统的运行已经实现了公立医院的无纸化。同样,对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对医院的信息化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自身建立起信息化的监管平台。此轮医改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对公立医院严格高效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财务和内部审计监管体系等。因此卫生系统的内部审计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必将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核心。
二、 徐汇区卫生财务监审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一)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背景
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下属公立综合医院3家,专业站所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全额事业单位6家。为加强内部审计管理,作为主管部门,从2002年起就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薄弱,一直是依托社会中介每年实施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内部审计项目。但是委托中介审计明显存在事后性及局限性,并且由于行业的特性,潜在的一些财务风险不易被察觉。随着医改的实施,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原有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为加强内部审计建设,为能够实现实时、有效、全面的内审审计,2007年起就与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按照自身的特点、管理需要、技术基础等方面因素,自主开发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同时,2007年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成立了卫生财务管理中心专门加强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的机构,这一重要的体制变革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2009年实施了“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财务监审信息系统(一期)”,2011年7月,随着医改的推进以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又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更新和功能提升,2012年10月完成二期工程的验收。
(二)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目前从国内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内审工作中许多问题源于占有的有效信息不足,无法实现网络化是普遍存在的难题。下属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形成无法集成的信息孤岛,对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造成不便。但上海市徐汇区卫生系统早在2007年就建成了“院院通”光纤网络,系统内所有单位的数据实现网络化。任何信息化数据通过“院院通”实现互联和共享。这为我们内部审计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此外,系统内所有单位的财务系统都是同一财务软件公司,医院管理系统统一用的HIS系统。所以,通过这样的信息化基础工程的投入解决了“信息孤岛”难题。
(三)系统的功能及应用分析
徐汇区卫生系统财务监审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接口远程登录辖区内的下属单位财务系统,医疗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工资管理系统。通过对下属单位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辅以监控参数的设置,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利用数据集中管理与多维智能分析系统直接对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实施审计作业,对传统的内部审计是质的提升。该系统主要建立了财务监督与预算执行、内部控制与监督、固定资产监管与分析、人员经费监管与分析等模块,并实现各功能模块的相互依托,信息共享和相互约束的信息化审计、监控、分析机制。该系统的功能具体体现为:
1、远程联网监审功能,从时空上减少了审计人员实施查看的时间,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审计人员可根据业务需要设定监控计划,监控计划是多条凭证模型的集合,在凭证模型设置中可设定具体要监控凭证的摘要、科目、科目方向、发生额等内容,一旦有凭证符合以上内容即可被系统提取出来,再根据审计要求确定是否实施现场审计,从而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
2、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功能,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财务监审系统中设置相关指标,如能耗管理指标、成本管理指标、财务管理指标、经济管理指标,以及指标数值范围、指标数值趋势、指标同比数,通过查看这些指标进行监督和评价下属单位的经营活动。
3、实时监督功能,从事后监督向事中动态监督转变,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例如通过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大额支出监控限额的设定,一旦出现背离监控界限或参数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系统中向内审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内审人员就会向相应单位发出通知告知整改。
三、 进一步的探索及思考
任何一个信息化系统都不能做到完美无缺,而且伴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2012年底,《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上海医改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并将公立医院收支预算、资金使用、成本核算、内部审计、工资管理等方面的财务运行监管写入文件。这就要求卫生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职能。因此,徐汇区卫生局将在现有的财务监审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
1、搭建集中财务平台。各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目前还是建立在各自单位的孤立系统,监审系统的数据主要通过各单位上传数据后,进行月度采集。而集中财务系统的模式是由各单位统一登录到一个系统中录入财务数据,那么监审系统的数据采集将更加及时、快速。同时对各单位的财务科目进行了统一的设置。
2、将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进行整合。利用现代普遍运用的ERP模式与财务系统实时转换,将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药品、人员成本等各项生产系统的数据直接转化为财务系统数据,从而实现财务数据生成更加便捷、准确。
3、新增医改监测指标分析功能。将医改所要求的财务监测指标诸如业务收入增长率、药品收入占比、检查检验收入占比等,作为功能模块加入财务监审信息系统。
4、将内部审计作业流程嵌入财务监审系统,实现内部审计作业和流程规范化,将审计计划、审计实施方案、标准化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后续跟踪等作业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并与财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链接,增强内部审计数据自动采集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
2、《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3、孙杰慧 《医院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初探》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4、谢雪飞、马璎璐、沃荣彬 《医改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 中国总会计师,2013(1)
5、仲福英 赵永军 《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 中国内部审计,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