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探索创新,完善提高,开创虹口卫生审计新局面
2016-02-15 11:31:00
探索创新,完善提高,开创虹口卫生审计新局面
——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2005年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根据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有关精神,成立了审计室。八年来,始终以“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为原则,以“服务大局、监督指导、注重成效、促进发展”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虹口区卫生局的中心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服务大局。在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审计室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不仅顺利完成了每一年的审计任务,而且努力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健全内审质量控制制度,并且打造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内审队伍。“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完善中求提高”,逐步成为虹口卫生内部审计的特色。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从1985年便开始探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最初的内部审计人员是聘用卫生系统内退休的财会人员从事内审工作。2005年正式成立审计室,配备审计人员4人,专职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室隶属于计财科,由卫生局局长直接分管。虹口卫生审计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目前,在职的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46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人员24人,初级职称人员12人。审计范围包括了局属各医疗单位 19家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4家,全额拨款5家,另有综合管理部门5家,共计24家。
行业内审的特点是内审应该服务于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虹口卫生内审针对本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管理层的要求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卫生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卫生系统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审计工作
审计室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得到了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局领导多次召开内部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并研究部署内部审计工作、听取审计项目汇报;建立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支持和保障审计人员经费和审计工作经费。
近三年来,审计室完成了审计项目41个,涉及审计资金总额68.70亿元,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61条,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61条,组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培训242人次。审计室逐步完善了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在内审制度建设、审计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章建制,建立了一支内部审计专兼职的审计队伍。在全市和全区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审计室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与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二)围绕局中心工作,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室的工作是围绕局年度中心工作开展的,是为卫生事业的总体目标服务的。2010年嘉兴、新港、乍浦和四川北四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并以后,审计室就开始参与此项工作。合并工作复杂、繁琐,涉及到资产的清理和分配、人员的安排,帐务的归并,单位收支和对外往来款的清算等等工作。审计室主要参与合并单位的资产清理指导工作、帐务拆分以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指导工作,并对这四家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任期内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界定责任、摸清家底,为领导的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情况。2011年配合上海医改绩效改革的要求对八家社区卫生中心的人员经费及奖金发放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及实施经济责任审计。2012年对十四家医疗机构的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的配备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随着干部管理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日趋加强,审计监督作为干部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干部日常监督的工作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室近几年的审计项目主要是配合党工委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根据政府审计的要求,结合本系统的特点,我们在审计中不断创新实践,使得我局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深度和广度上和整改力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卫生系统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近年来对卫生系统基层医疗机构的十四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各卫生医疗机构单位负责人自觉遵守财经法纪,规范了各卫生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行为。
(三)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1.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联合进出点制度。2010年下半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建立了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了对经济责任审计采取联合进点、出点的方式,即由局纪工委书记牵头,组织部门、纪检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组联合进出点,召集被审计单位中层以上的干部参加会议。联席会议的成员在会上从各自管理的角度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以及规范单位经济运行的重要性,要求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以主人翁的态度配合审计工作,积极向审计组反映问题。审计完成后,向单位通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联合进出点的工作方式还在更大范围内宣传了审计的重要性,保障了单位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外,对于其他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审计组在审计结束后递交专门的审计情况报告。
2. 加强审计整改的力度。 对于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现任领导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要求被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室。审计室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关注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开展跟踪审计,确保整改到位。审计整改监督程序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审计完成后,审计室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60天内书面上报审计整改意见;其次,审计室6个月内进行审计回访或后续审计;最后,对于未落实整改的,及时向联席会议成员汇报,由局领导亲自敦促单位进行整改。近三年来,通过审计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61条,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61条,审计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实行审计项目负责制。为充分调动每一位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010年下半年审计室开始实行审计项目负责制。每开展一个审计项目则组建一个审计小组,根据审计人员的专长实行科学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组织实施现场审计,收集审计证据,组织小组成员汇报审计情况,初步审核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形成审计意见。努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撰写审计报告,做到事实清楚,审计证据充分。审计项目负责制大大调动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4. 实现审计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机构经济行为,促进各医疗机构自觉遵守财经法纪。我们在审计实践中尝试以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一方面,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一追到底,凡是与审计重要事项有关的,力求追溯到源头;另一方面,对于与单位有经济事项往来的,包括工会、协会、食堂、以及投资的子公司等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对于药房、药库、住院小药房、门诊点等都进行实物盘点,扩大了审计外延。在审计过程中多次组织小组讨论,汇总分析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分析离任者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对离任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前任与后任能够“走的明白,接的清楚”。
5. 利用科技技术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抓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将审计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审计能力的推动力。2011年我们尝试采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进行审计。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审计系统审计不仅可以使审计人员能够较快地编制规范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抽样,规避审计风险。而且利用计算机审计系统还可以将大量的、繁琐的审计文书制成标准化的文书。这样既提高审计效率,又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随着我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我们正在探索实行“在线审计”,将审计模式从现场审计为主,向远程审计结合转变,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使审计监督关口前移。
(四)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1.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国家内审协会及国家卫计委内审机构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在单位中所发挥的作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内部准则和指南,旨在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和完善虹口卫生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先后制定了《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工作规定》、《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实施细则》、《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参与审计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内部审计档案工作规定》等。详细规定了审计的职责权限、审计的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以及审计程序等,完善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的操作规范体系,为开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 建立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制度,科学有效地实施项目审计。按照内部审计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初我们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选择那些社会关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单位作为审计重点监督对象,科学合理的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等按照有关规定经计财科审核后报局领导审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由党工委根据其管理需要委托审计室审计,也纳入当年的审计工作计划中,一同报局领导审批后实施。审计室按批准后的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审计人员实施项目审计。同时我们率先设立了审计项目工作台帐,便于日常统计分析。根据市卫生局的有关内部审计会议精神,建立了虹口卫生系统的审计信息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医疗机构内审工作情况,指导各单位内审工作。
3. 实行审计项目汇报制度,规范审计程序。规范审计程序,实行审计项目汇报制度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上的又一举措。在审计前,对重大审计项目与各业务职能科室沟通,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审计切入点和审计重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资金使用情况、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及其他重要事项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决定下一步审计方向。每次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组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建议以及应关注的其他方面的重要情况向局有关领导做详细汇报,以便于局领导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情况,为领导决策及考核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4. 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构建内部审计组织框架。
第一,按照市卫生局2012年4月17日召开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会议要求。与各医疗机构加强沟通联系,积极推进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至2012年底我区三家二级医院均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一家二级专科医院和八家社区卫生中心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了兼职审计人员。同时建章建制,规范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使我局的内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内部监督的机制,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在新会计制度发布的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注册会计师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有助于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性,增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公信力。我们开始尝试引入中介组织审计监督机制,发挥外部审计监督力量,以促进各单位规范经济行为,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并建立对中介组织审计工作的相关协调制度和审计质量的监督制度。
(五)重视审计室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和新信息,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审计人员要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近三年来,我们组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业务研讨会242人次,自行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国家的有关大政方针和各项审计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加强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二,倡导和鼓励内审人员勤于思考,钻研业务。积极组织各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撰写论文和案例分析,力求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理论水平,三年来共计撰写了8篇文章、3篇信息,其中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了4篇文章。
第三,合理配置内部审计队伍人才结构。面对卫生系统人员老化的现状,近年来,陆续招录了财会、法律、工商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输入新鲜血液充实审计队伍。同时,注意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在审计工作中“以老带新”、“以审代培”,对审计流程、审计底稿的编制、档案的归档以及审计操作技术逐一教授,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经验与体会
在数年的虹口卫生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重视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在审计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只有领导重视我们的内审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只有领导重视我们的审计成果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只有领导重视我们的审计监督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制度建设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度上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管理依据和审计规范,通过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和办法,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工作创新是改进审计工作的动力。创新是我们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多年来,虹口卫生审计始终坚持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完善中求提高。在审计实践中汲取内部审计发展的经验,借鉴其他兄弟单位先进的审计经验,转变审计思路,积极探索具有虹口卫生特色的审计工作新方法,充分发挥内审“免疫系统”的功能。
最后,审计队伍建设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审计队伍建设是提升审计履职能力、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新促老,以培训促转型,以激励促活力,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多层次专业培训、完善内审人员的选拨任用,建立一支结构多元、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
审计的职责是对局属各部门、各机构进行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多年来,虹口卫生审计的务实发展和创新实践,使得卫生系统更为广泛的“听到了”内部审计的声音,“看到了”内部审计的作为,“用到了”内部审计的成果。一个与虹口卫生实际相适应的、顺应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具有虹口卫生系统特色的内部审计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和有效运行。当然,在内审工作中还有不少方面需进一步提高,还存在着基层单位领导对审计促进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内部审计在本单位的独立性不够、部分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等情况,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但我们虹口卫生内审有决心、有能力一如既往的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和不足,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我局的内部审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