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1:08:00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院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目前医院的内部控制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通过医用耗材采购审计案例详述了S医院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医院 内部控制 审计
一、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院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公立医院在日益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下,对医院制度建设的投入愈发重视,但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关心仍然有所欠缺,目前医院内部控制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第一,内控意识淡薄。部分医院领导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医院管理人员内控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也可能流于形式。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不健全,欠缺监管力度,风险不易控制。很多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存在缺位的现象。目前很多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部门及岗位,也具备了财务、审计、采购等各项规章制度,但相互之间可能缺乏了必要的内部牵制和监督。
第三,内部控制的本身存在固有限制。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也可能因环境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即使是设置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有关人员的疏忽、舞弊而失效。
因此,为不断地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对医院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顺应了新形势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能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更为客观、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建议;有利于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医院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涉及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评价。
医院对于内部控制的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以上两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审计案例
(一)审计背景
2013年S医院医用耗材支出占医疗总成本支出14.15%,2014年医用耗材支出所占比例为15.97%,全院的医用耗材供应商共有150多家。由于医用耗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医用耗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地位的不断提升,2014年10月S医院审计科依据年初制定的计划对医用耗材采购情况进行审计。
S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由临床工程部统一负责管理,根据年度采购预算及临床科室的申请进行采购,整个采购流程涉及的科室部门较多,供应商供货品种比较复杂,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调查比较繁琐。
(二)审计方法
S医院审计科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项审计小组,制定了审计方案,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以及调查效果,审计小组抽取了A公司(年采购金额近150万元)2014年1-9月医用耗材采购情况进行审计,主要采用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查看等方法。
审计人员主要从医用耗材采购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审计着手,对医用耗材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分析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从而发现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薄弱环节。
第一,收集数据。审计小组要求临床工程部提供相关制度、协议书、申请表等,仓库提供1-9月的入库明细、送货单,财务部提供发票复印件、付款明细等相关资料。
第二,初步梳理。审计小组根据各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实际采购流程中的审计重点和难点。
第三,整理数据,仔细比对。根据入库明细、协议书、中标目录等确定S医院向该公司采购的耗材是否都签有协议,未签订协议的是否都有临时申请,是否都属于中标产品,是否都附有送货单,金额是否正确等等。
第四,发现问题。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确定问题的性质,并提出意见建议,要求相关部门整改。
(三)审计过程
审计小组在开展审计过程中,遵循医院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及相关制度规定,根据整个采购活动提出审计要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1、检查是否制定采购制度,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2、检查是否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的采购,是否有相应权限的部门和人员审批后进行采购。
3、检查是否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供货商清单。是否对供应商提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4、检查是否建立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
5、检查是否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按照规定权限签订采购合同。
6、检查是否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人员是否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7、检查是否加强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管理,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采购业务的可追溯性。及时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工作进度的异常情况,是否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8、检查是否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
9、检查是否具备采购活动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
10、检查是否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四)审计结果及成效
在各相关科室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审计小组的深入调查,S医院在耗材采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改进。
一是缺乏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二是采购程序仍然不够规范;三是验收入库管理不够严谨;四是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不够完善,未建立采购活动会计系统控制;五是退货管理制度不健全;六是采购付款不够规范。
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S医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包括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退货管理制度、采购付款制度等;规范采购程序和验收入库管理;加强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改进成效显著,在整个采购过程中,各项流程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例如要求各供应商都提供发货明细,采购金额超过1万元的必须签订合同,财务部付款审核更加严格,仓库人员入库时按签订的协议进行比对,入库名称、规格统一按照器械证输入等等,最大程度上加强了院内采购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五)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A公司耗材采购情况的审计,及时发现S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及实际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改善经营管理,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管理层需不断提高内控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相关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的培训,及时全面掌握有关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和债务、基本建设、经济合同管理等各项规定以及单位相关的内部制度。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的考评体系,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开展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的评价。
同时,医院还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预算和监督控制体系,强化控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需贯穿医院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在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从而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四、内部控制审计展望
随着医院对内部审计的愈发重视,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查错防弊向为组织的内部管理服务转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尤其是医疗机构的内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核上,对组织管理的分析、评价和建议方面投入精力较少。
随着医院内部审计领域和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其涉及的审计内容日益广泛,内部审计将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而是更多地向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发展,从而使内部审计监控医院内部控制的整个流程,从源头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俞斯海.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89-90.
[2]张明花.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6):160-161.
[3]刘建,贺雷鸣,刘娜.医用耗材采购内部控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0,(06):21-25.